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母嬰保健總結

母嬰保健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母嬰保健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母嬰保健總結

母嬰保健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鄉鎮醫院;母嬰保健工作;圍產期;對策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ownship hospital perinatal the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work of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and mak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the study in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3 in township hospital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foun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and ideas lagging behind, lack of health care knowledge, insufficient efforts i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ork, construc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management, one-sid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 Results: through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strengthening the township hospita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gree of perinatal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work,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 Conclusion: the township hospitals increased attention of perinatal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work,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promote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behavior, reduce and prevent mother-to-child disorders play a role.

Keywords : the township hospital;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work; Perinatal; countermeasures

隨著我國城鄉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保障制度的不斷深入,我國城鄉孕產婦的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在同期的資料顯示中,鄉鎮孕產婦的死亡率要明顯高于城市的孕產婦死亡率,由此可見鄉鎮孕婦的保健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同時根據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死亡中的孕產婦中,有85%左右的孕產婦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而要避免這些的發生,降低鄉鎮圍產期孕婦死亡率,做好相關鄉鎮圍產期孕婦的保健工作將顯得非常的重要。本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對鄉鎮醫院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和研究,提出了圍產期母嬰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效果比較理想,現介紹如下。

1圍產期母嬰保健工作難點

1.1傳統觀念和思想嚴重落后

通過調查顯示,在鄉鎮中,有近95%圍產期孕婦為了知道嬰兒的性別都會在懷孕期間去做B超,有些甚至由于受到農村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為了能夠生男孩兒,聽信所謂的“偏方”最終導致流產甚至是胎死腹中等情況。

還有一部分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在產后不注重個人衛生和營養的補充,最終導致營養不良,子宮恢復緩慢,這就在觀念上產生了圍產期母嬰保健工作開展的難點。

1.2相關保健工作知識缺乏

根據臨床資料顯示,大部分產婦的文化程度都集中在高中及以下,初中及以下的占了90%,從中不難看出鄉鎮醫院圍產期母嬰文化程度不高,這就容易導致在相關的母嬰保健工作上存在知識缺乏、觀念落后等現象。

同時,由于自身經驗的不足,一般的圍產期孕婦對生養嬰兒的經驗和認知都來自于親朋好友,但是因為每個人體質以及狀況不同,這就導致每一個圍產期孕婦的保健措施都會不同。在調查中顯示,在被調查的人群中甚至還有88%左右的人不知道相關的保健知識,最終對自己產生了不可避免的傷害。

1.3鄉鎮母嬰保健工作宣傳教育工作力度不足

在鄉鎮中,由于大多數圍產期孕婦的母嬰保健工作都只是來自于他人的“言傳身教”而不是通過相關的保健知識來對自己和嬰兒進行一定的護理,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更好的進行護理工作,最終導致孕產婦以及新生兒不能夠得到及時護理進而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1.4鄉鎮醫院的母嬰保健工作建設體系不完善

針對鄉鎮醫院的母嬰保健工作建設體系,主要體現在醫院護理人員和保健隊伍的投入上。在鄉鎮醫院里,很多醫院都沒有針對孕婦的專門護理人員,部分人員的學歷也相對較低,在圍產期母嬰的護理上也沒有專人進行負責,這就極大的提高了孕婦的婦科病的發生概率,也會使母嬰的死亡率上升。

專業的護理團隊建設和投入的不足也是導致圍產期母嬰死亡率高的一個原因。部分鄉鎮醫院甚至連相關的護理團隊都沒有,另外加上鄉鎮醫院孕產婦居住分散,使得圍產期母嬰得不到更好的護理。上述的鄉鎮醫院的建設體系的不完善為鄉鎮母嬰保健工作帶來了一定的不便與困難。

1.5鄉鎮母嬰保健工作管理片面化

在鄉鎮醫院母嬰保健工作當中,部分醫護人員只追求“教條型”防護措施,在保健工作開展過程中產生了“教條化”、“片面化”的現象。不管是在孕婦或妊娠婦女的護理上,還是嬰兒的保健工作上都缺上較為系統性的管理。

2圍產期母嬰保健工作對策

2.1做好鄉鎮圍產期母嬰保健知識教育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政府利用下鄉、聯合鄉鎮政府或干部,通過開展各種教育、宣傳、講座等模式,在鄉鎮普及圍產期母嬰的保健知識教育,讓更多的人認識和意識到母嬰保健的重要性,讓人們能夠更好的通過掌握保健知識來對自己或者身邊相關的人員進行護理。

同時也要做好類似于“男女平等”的思想教育,在潛移默化中轉變鄉鎮人員的“重男輕女”思想,從而進一步讓人們能夠正常的護理和愛護嬰兒。

2.2加大對鄉鎮醫院圍產期母嬰保健工作的建設

首先針對醫院護理人員,定期進行相關的母嬰保健培訓,提高相關護理人員在這方面的技能。開展生產前后的護理咨詢與保護,及時發現護理上的不足和問題,加深對圍產期母嬰保健工作的護理實踐,進而豐富產科護理保健工作的內涵,形成以母嬰保健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提高母嬰保健意識和保健技能,降低圍產嬰兒的死亡率。

其次加大對鄉鎮醫院的醫療器械的投入,以及專業團隊的培養。通過對專業團隊的培養,利用人員的專業知識,更好更快的掌握母嬰保健方面的醫療器械的使用,通過器械的輔助,加上團隊的專業策劃護理,形成有計劃、有層次,有技術水平的圍產期母嬰保健的方式,從而能夠更好的對圍產期母嬰進行護理,降低母嬰的死亡率。

最后鄉鎮醫院要形成較為系統化的管理模式。通過建立保健卡等方式,有效的對圍產期母嬰進行管理,方便之后的保健工作的開展,同時也能夠讓醫院能夠通過電話監督,上門訪問等形式讓母嬰能及時的進行復查,進行母嬰保健的教育工作。

3總結

本文僅僅是一個針對鄉鎮母嬰保健工作提出的部分難點與對策,這里面也有不完善和不足的方面,但是依然希望通過本文的一些總結與建議,提高鄉鎮醫院對圍產期母嬰保健工作的重視,提高圍產期母嬰的生活質量,減少傷殘兒出生,從而能夠更好的對圍產期母嬰保健工作進行建設,降低母嬰的死亡率,讓更多的圍產期母嬰能夠得到安全、舒適、正確的護理,提高國民素質和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素云.鄉鎮醫院孕產婦圍產期健康教育的難點與對策[J].社區醫學雜志,2010,19:32-33.

母嬰保健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艾滋病;母嬰傳播;全程干預;成功阻斷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302-01

“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項目”是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之一,如果不做有效干預,艾滋病母嬰傳播率達30%-40%,而接受全程母嬰阻斷干預措施的孕婦,可以將母嬰傳播率降低到2%。雖然當前艾滋病以性傳播和血液傳播為主,但母嬰傳播危害性和社會不良影響卻最大,目前全國約有數萬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面臨生育問題。全面啟動孕婦免費艾滋病篩查工作,并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婦免費實施母嬰阻斷,才是防止母嬰傳播的有效手段。對全縣檢出的HIV陽性孕產婦及其所生嬰兒納入規范隨訪管理、采取母嬰阻斷綜合干預措施。對HIV陽性孕產婦及所生兒童提供有效的母嬰阻斷綜合干預,可降低艾滋病母嬰傳播率,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的效果。將我縣2011年開展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項目工作開展2年來在隨訪干預工作中的情況作分析總結。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縣2011年1月~2013年12月HIV感

染的14例孕產婦全程統一管理。其中4名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陽性孕產婦引產,1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陽性孕產婦進行追蹤隨訪管理。

1.2初次接受孕產期保健的孕產婦提供艾滋病的相關檢測和咨詢服務,孕14周前就進行免費“HIV”抗體檢測。若醫療機構無法開展檢測工作,醫務人員應建議孕婦到具備條件的醫院檢測。

1.3發現艾滋病陽性孕婦后,助產機構嚴格按照首診負責制,對其進行充分的咨詢和指導。對于選擇終止妊娠的孕婦,要為其提供安全的終止妊娠和避孕指導,避免再次非意愿妊娠。

1.4對于選擇繼續妊娠的孕婦,應將其轉至縣婦幼保健院,由縣婦幼保健院為其提供孕產期保健、隨訪、干預和治療等服務。確診后及時應用了三聯預防性抗病毒藥物,藥物由縣疾控中心發放,保健院對整個孕期服藥、產前保健、CD4細胞等HIV相關檢測進行隨訪追蹤。

1.5加強對選擇繼續妊娠的艾滋病感染孕婦的管理,要求其提前住院待產,嚴格執行剖宮產指征,提倡陰道分娩,避免產科損傷性操作,積極處理胎膜早破或臨產早期出現胎膜破裂,盡量縮短產程。

1.6對艾滋病感染母親所生兒童提倡人工喂養,避免母乳喂養,杜絕混合喂養。純母乳喂養時間最好不超過6個月,盡早改為人工喂養。在出生后盡早6-12小時免費的預防母嬰傳播的抗艾滋病病毒藥物治療,每天1次,至出生后4-6周。

1.7對艾滋病感染母親所生兒童由縣婦幼保健院在其滿1、3、6、9、12和18月齡時分別進行隨訪,提供常規兒童保健、生長發育監測、感染狀況監測、預防營養不良的指導、免疫接種等服務,并詳細記錄兒童隨訪的相關信息。

1.8縣婦幼保健院對艾滋病感染母親所生兒童應于6個月、12個月及18個月采血送艾滋病篩查實驗室進行檢測。檢測陰性后即可排除母嬰傳播,不再進行下一輪的檢測,并納入正常兒童保健;陽性者繼續干預,至18個月仍為陽性者轉入縣疾控中心的艾滋病綜合防治體系。

2 結果

2.1 生育情況 4例HIV感染孕產婦選擇引產終止妊娠,終止妊娠率為28.57%;有10例選擇生育,生育率為71.43%。

2.2 抗病毒治療情況 選擇繼續妊娠10例孕產婦應用抗病毒治療,治療方案為三聯藥物。8例孕產婦孕早期全程服抗病毒治療,其中只有2例妊娠中期服抗病毒治療,服藥期間無副作用,無漏服現象。10例HIV陽性孕產婦及所生嬰兒12小時及時服用抗病毒藥物。總體孕婦和嬰兒服用抗病毒藥物依從性良好。

2.3 孕期保健情況及分娩方式 10例孕產婦定期產前檢查,至少都產檢5次以上。10例提前住院分娩,其中2例 孕產婦是疤痕子宮, 10例選擇剖宮產。

2.3阻斷效果 保健院已對10例艾滋病陽性孕產婦進行了及時規范的母嬰干預處理,已經有6例陽性孕產婦的嬰兒兩次艾滋病早期診斷檢測均為陰性,18個月查艾滋病抗體檢測結果呈陰性,確診沒有感染艾滋病病毒,收到了預期效果。其他4例正在隨訪中。

3 討論

艾滋病的流行規律表明,早期以吸毒和同性戀者為主要感染人群的傳播模式在經過一定時期后,最終將向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一般人群蔓延[1],孕產婦作為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的指標人群,其疫情變化趨勢對整體疫情的預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降低艾滋病母嬰傳播措施的實施有賴于及時發現感染的孕產婦,只有發現了陽性的孕產婦,才有可能對其實施干預措施,尤其是在孕早期及時地發現感染者,為感染的孕產婦盡早提供有效的綜合預防措施,是落實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措施的關鍵一環[2]。因此,提高孕期保健的覆蓋面,尤其是提高經濟狀況較差的非戶籍人口孕期保健工作是重中之重;此外,加強婚檢、孕前期保健工作將發現的關口前移,有利于艾滋病母嬰傳播的預防。

為提高廣大人群對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意識,為孕產婦提供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綜合防治服務,最大程度的減少因艾滋病母嬰傳播造成兒童感染,改善婦女、兒童的生活質量及健康水平,璧山縣嚴格按照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全縣孕產婦在各醫療機構初次接受孕產期保健時,將免費享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關檢測服務。艾滋病孕產婦及其所生嬰兒將享受國家有關政策補助。

10例陽性孕產婦,懷孕后來到保健院,項目工作人員為其制定了詳細的干預計劃,耐心咨詢指導,建立患者信心,盡量為他們提供方便少排隊,醫護人員從未歧視過他們,整個孕期醫院都進行了隨訪追蹤。注意關鍵環節的處理,在孕早期就進行“HIV”抗體檢測,確診后及時應用了三聯預防性抗病毒藥物,整個孕期堅持吃藥,無漏服現象。產時提前待產,產科操作規范,避免了增加感染風險的操作,新生兒娩出后立即預防性用藥28天,并進行人工喂養。同時保健院也按照項目要求每3個月發放500元奶粉錢,經過一年半的持續跟蹤服務,6例個案每個關鍵環節均進行規范處理,而且病員配合,所以預后良好。

該6例個案阻斷成功,為我縣的HIV陽性孕產婦的母嬰阻斷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必將推動我縣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項目的開展,最大程度保障婦女兒童的健康。

參考文獻:

母嬰保健總結范文第3篇

一、繼續認真貫徹《母嬰保健法》,堅持“一法兩綱”。依法做好婚前保健、婦女保健、兒童保健工作,降低我區孕產婦、圍產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1、依法規范和開展母嬰保健技術服務,認真做好小兒疾病篩查工作,加強對《出生醫學證明》使用的管理及對B超使用的管理,嚴禁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終止妊娠。

2、加強對社區婦幼衛生服務的指導,抓好孕產婦系統化管理,加強對高危妊娠、產后訪視與早孕建冊工作的管理,不斷提高我區的產后訪視率與早孕建冊率,定期召開例會,及時傳達上級業務部門的文件精神,交流經驗反饋信息,做到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同時加強對社區、鄉鎮婦幼保健人員的培訓,培訓率達99%以上,全面提高婦幼保健人員的業務水平。

3、進一步加強對轄區托幼機構保健管理和指導,認真做好托幼教職工健康辦證、集體兒童入托查體、在園兒童健康查體工作,嚴把查體質量關,杜絕傳染病的發生,確保在園兒童的身體健康。同時抓好散居兒童的“四、二、一”系統化管理。

4、繼續鞏固愛嬰區、愛嬰醫院成果,大力宣傳和提倡母乳喂養。

5、認真做好孕產婦死亡、新生兒出生缺陷、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監測工作及新生兒兩病篩查工作,積極做好人群出生缺陷監測工作,不斷探索經驗,為政府制定政策和科研工作提供準確、科學的數據。

6、認真貫徹*省衛生廳、省總工會、省婦女聯合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婦女病防治工作的意見》精神,加強駐區婦女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力度,繼續做好以防癌為目的的女職工生殖健康保健工作,降低婦女病的發病率。

7、進一步做好婦幼衛生監測工作及孕產婦死亡評審、圍產兒死亡試評審工作,嚴把上報數據、材料的質量關。

8、加強婦幼衛生信息及檔案工作的管理,設專人負責,報表資料規范,全部文件、資料、及時入檔,實現微機化管理的目標。

9、加強對轄區內母嬰保健技術服務的督導工作,定期到醫院、社區、鄉鎮進行業務指導及質控工作。

10、繼續加強兒童“四、二、一”系統化保健管理,加強體弱兒管理,做好集體兒童保健工作,認真落實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制度,嚴把入托兒童查體質量關,杜絕傳染病的發生,保障在園兒童的健康。

二、主要業務任務指標:

1、孕產婦保健覆蓋率達到95%,孕產婦系統化管理率達到90%以上,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100%,高危妊娠管理率達100%。

2、《出生醫學證明》使用率達到100%,《出生醫學證明》填報合格率達到100%。

母嬰保健總結范文第4篇

2019年度在區委、區政府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正確領導和支持下,全區認真貫徹落實“婦幼衛生工作方針”,堅持以婦幼保健為中心、以實施婦幼衛生民生工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為契機,我區婦幼衛生工作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領導高度重視、政府保障有力

區政府高度重視衛生事業發展,對婦幼衛生工作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區政府相關各部門根據協調工作機制,履行各自部門工作職責。全區繼續實施《關于印發〈白堿灘區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對該項目給予配套資金補助。區衛計委作為行政主管部門,委托區疾控中心負責全區婦幼衛生工作的行政管理,設立專人分管婦幼保健工作。

(二)婦幼保健網絡建設

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機構設置及醫療保健設備配備情況

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能夠按照項目服務要求,完善健全圍產保健科、兒童保健科等相關科室,配備專業醫務人員、規范各項服務操作流程,按照要求實行規范化管理,專人專職,各項婦幼保健工作任務明確。

2. 提供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產科建設

市第二人民醫院產房急救設施、設備齊全功能完好,醫護人員操作技術熟練。

(三)婦幼保健管理情況

1.助產服務機構及人員準入制

各醫療保健單位必須依法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職業許可證》后方可開展相關業務;所有助產人員均要求取得《母嬰保健考核合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相關職業。

2.《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制度嚴格執行

我區為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白堿灘區出生醫學證明管理的通知》和《白堿灘區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實施細則》,全年共計區疾控中心進行醫療機構外首次簽發2張,醫療機構內補發12張。

3.婦幼保健工作考核評估情況

區衛計委制定了婦幼衛生工作績效考核評估實施方案及考核標準,對轄區內2019年婦幼保健服務提供機構工作情況和孕產期保健、兒童保健服務進行了2次考核,對于存在的問題,檢查組現場進行了反饋。

4.建立基層健全三級婦幼衛生網絡及業務指導機制

我區建立了由衛計委牽頭,市疾控中心及市第二人民醫院專家組成的婦幼保健技術指導專家組,承擔母嬰保健技術指導、孕產婦死亡評審、產前篩查、婦女病普查普治、新生兒死亡評審、新生兒疾病篩查、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管理、產前診斷等業務指導職責。制定并白堿灘區疾控中心對基層婦幼衛生業務指導和業務培訓制度,2019年區疾控中心結合各類考核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業務指導共2次,舉辦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暨婦幼保健技術管理培訓班2期。

區疾控中心對全區托幼園所衛生保健管理進一步規范,完成托幼園所衛生保健知識培訓1期。

5.婦幼衛生信息系統建設加快

建立信息報告與質量控制及信息安全制度;建立婦幼衛生信息收集、上報、審核、分析、反饋及質量控制機制,區疾控中心對收集的各類報表進行審核,及時反饋數據邏輯錯誤,保障各類婦幼衛生信息的準確性;建立健全孕產期保健、住院分娩、兒童保健、孕產婦死亡、兒童死亡、出生缺陷原始登記、漏報調查。區疾控中心全年收集、審核、匯總、上報各類報表約20種90余次。

7.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健全

組織轄區各醫療機構開展世界母乳喂養周宣傳活動,舉辦“母乳喂養”專題知識講座、現場宣傳活動、懸掛橫幅,利用圍產保健、兒童保健、產后訪視等方式向孕期、哺乳期的媽媽們開展了集體宣傳和一對一的宣傳,共舉辦專題知識講座3場,54名孕婦參加,一對一宣傳100余人,發放宣傳單100余份。

(四)婦幼保健服務提供情況

2019年度白堿灘區疆內戶籍活產數310人(其中男143人,女167人),產婦數308人,產婦早檢率90%,產檢率99.0%,產后訪視率99%,系統管理率89%,高危孕產婦占46.8%,無孕產婦死亡。

全區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95.1%,7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率98.8%;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47.5%,0-6個月嬰兒母乳喂養率91.3%,5歲以下兒童低體重發生率0.3%,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0‰,嬰兒死亡率0‰。

(五)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項目管理

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2015版)》規定,獨立完成向孕產婦提供艾滋病、梅毒檢測后咨詢、轉介干預、隨訪管理服務等預防母嬰傳播的綜合防治服務。全年新增梅毒感染孕婦2人(活產1人),HIV感染孕婦2人(終止妊娠2人),開展檢測后咨詢4人,轉介干預治療4人,隨訪管理服務70余人次。

二、2019年工作計劃

明年我們要切實提高婦幼衛生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進一步完善工作措施,推進婦幼保健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

一是要強化政府主導責任。加強婦幼衛生體系建設,明確婦幼保健機構功能定位,加強區級婦幼保健機構的建設,將將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納入區政府考核指標。

二是要加強婦幼保健業務管理,切實提高服務質量。以實施國務院《2011-2020年中國婦女發展綱要》、《中國兒童發展綱要》及自治區《“十二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為契機,要將保健服務質量和群眾的滿意作為工作重心,加強區級基層婦幼衛生人員基本業務培訓,努力提高基層婦幼衛生服務質量。規范產科建設,積極開展產科質量評估和產前篩查工作,加強高危孕產婦的規范管理和科學干預。

三是要切實加強各類婦幼衛生服務項目規范管理,提高服務質量,確保群眾受益。組織實施好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項目,加強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專項培訓,規范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技能,做好篩查陽性孕產婦和嬰兒的追蹤隨訪管理。要高度重視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加以整改,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四是抓好托幼機構管理、督導、評估工作,開展業務培訓,提高保健人員知識水平。

五是組織醫療機構在“母乳喂養周”“預防出生缺陷宣傳周”等健康教育主題宣傳日,開展公眾健康教育宣傳活動。

母嬰保健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 產后訪視; 母嬰保健; 健康指導

產后訪視是圍生期保健的重要部分, 直接關系到產婦康復和新生兒的健康成長[1]。為了更加主動地實施母嬰保健措施, 讓每位產婦充分了解產褥期康復的生理過程, 同時及時得到產婦的反饋信息, 以更好地為母嬰服務, 降低母嬰疾病發生率, 促進母嬰健康, 提高母嬰生存質量。作者對江蘇省太倉市璜涇鎮王秀衛生院所轄區域內172例產婦及172例新生兒進行產后訪視,了解產婦的健康狀況和新生兒各項體征的變化,給予必要的健康指導,取得了較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轄區內自2009 年 6 月 至2012 年 6月共訪視產婦 172例,新生兒 172 例。其中產婦年齡 19~41 歲,初產婦129例,經產婦43例,自然分娩 79 例,剖宮產 93例,孕周 < 37 周 12 例,孕周 > 37 周160 例,早產兒 2例,足月產160 例,低體質量兒 1 例,巨大兒 9 例。

1.2 方法 按照蘇州市婦幼保健規范要求,自然分娩者于產婦出院后2~3 d、產后14、28 d ;剖宮產者于產婦出院后2~3 d、產后18、28 d通知產婦及嬰兒來院復查。產后隨訪的目的是指導產婦合理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指導產后母乳喂養及新生兒護理的要點,對本院不能解決的,可轉至上級醫院。

1.3 訪視內容

1.3.1 產婦健康狀況 了解產婦健康狀況,包括:血壓體溫和體質量、檢查溢乳情況、檢查子宮恢復情況、順產并行會陰側切的產婦檢查會陰傷口愈合情況、觀察有無惡露及性狀,提供合理的母乳喂養指導。并及時發現與治療乳腺炎,會陰切口感染及產后抑郁癥等。接受母嬰健康狀況的咨詢及處理,指導母親及其家屬做新生兒撫觸、按摩。訪視的同時,告知其預防接種的時間、并預約產婦42d做產后檢查。

1.3.2 嬰兒方面情況 觀察新生兒的一般情況,包括皮膚顏色,呼吸節律,吸吮能力,臍帶清潔度,測體溫體質量,檢查有無貧血,黃疸,臀部有無尿疹等。指導小兒護理及科學喂養知識,做好呼吸道及腸道感染的預防。每次訪問完畢,都要填寫訪問記錄,發現新生兒疾病要早診斷,早治療,以免病情加重。重病患兒要及時住院治療。

1.3.3 建立產后隨訪專線 建立專門的產后隨訪專線電話,定期和產婦聯系詢問產后恢復及嬰兒健康情況,如有問題及時來院就診。

2 結果

接受產后訪視的172名產婦血壓,體溫均正常,2例并發乳腺炎、1例會陰切口感染經抗感染治療后治愈,子宮收縮均良好,無異常溢乳或血乳,5例母乳汁分泌不足者通過產后合理飲食指導,亦進行了純母乳喂養,純母乳喂養率達到92%以上,陰道均無惡露產生,2例輕度產后抑郁癥,經心理疏導后癥狀好轉;新生兒方面,生命體征均平穩,2例輕度黃疸經治療后好轉,5例臍帶清潔度欠佳予局部消毒處理,3例尿疹進行正確的局部護理指導后改善,全部患兒無一例出現呼吸道及腸道感染。

3 討論

3.1 社區產后訪視是孕期和住院分娩服務向社區的延續[2]。產婦在產褥期和嬰兒在新生兒期均處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狀態期, 是婦幼保健期重點的服務對象。產后訪視提高了產婦的自護能力[3],產后訪視對產婦和新生兒的居住環境、衣著、膳食營養、母乳喂養、產婦自身保健、避孕節育知識、新生兒護理等進行指導和具體處理, 實現了服務觀念積極主動、服務方式系統連續、服務內容綜合細致,以滿足孕產婦的基本保健需求,從而保護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提高母嬰生活質量[4]。產后保健對于母親的健康和生存至關重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產婦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問題與生活質量。以往傳統的方法給產婦帶來一些誤導, 如產后不開窗、不下床、盛夏季節不開空調和電風扇, 產婦不能洗澡、不能梳頭、飲食諸多忌口等, 直接危害產婦的身體健康。開展產后訪視, 講明產褥期身體的生理變化, 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和新鮮; 囑產婦產后 24 h后起床活動, 并且逐日增加活動范圍, 做產后體操, 以促進子宮恢復, 恢復體力, 使腹壁及盆底肌肉緊張度恢復, 同時注意個人衛生, 主張洗淋浴。飲食多樣化并且營養豐富, 多食新鮮蔬菜及水果, 以促進產婦的身體健康。大量的研究表明: 母乳成分最適合嬰兒尤其是新生兒的消化、吸收能力和代謝能力, 母乳中的蛋白質、脂肪、鈣、磷等營養成分最適合嬰兒早期的營養需要, 且母乳中所含的大量免疫物質增加了嬰兒抵抗感染的能力,從而促進小兒的生長發育。但是,許多母親因產后食欲差、發育欠佳、疾病、休息不好等原因不能堅持母乳喂養。實驗證明[5], 加強產后訪視, 可使產婦及時得到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指導, 克服自身條件(如平坦、凹陷等 ) 導致的喂養困難, 以及認為乳汁清淡, 擔心嬰兒吃不飽等心理障礙; 糾正錯誤的喂養姿勢, 掌握正確的喂養技巧, 減少乳腺腫脹及皸裂的發生; 樹立母乳喂養的信心, 從而有效地提高嬰兒純母乳喂養率[6]。本研究亦表明,加強社區產后訪視, 堅持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明顯提高, 有效地促進了母嬰健康。產后訪視及系統兒童保健過程中, 積極宣傳育兒知識, 堅持母乳喂養, 及時添加輔食及補充鈣劑, 指導嬰兒沐浴和臍部護理, 指導智力潛能開發等一系列措施, 促進嬰兒體格發育及智能發育, 有效地防止了新生兒臍炎、佝僂病、消化不良等常見病的發生。

3.2 產褥期健康教育是產后訪視的一項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到產婦及家屬的健康行為,關系到母嬰的身心健康。在產后訪視過程中,不斷發現和總結影響產后母嬰健康的問題,及時制定全面性、專業性、可行性的健康教育內容,為產褥期保健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參 考 文 獻

[1] 樂杰.婦產科學.第六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2] 彭淑梅, 曾靜, 陳以榮.社區產后訪視對母嬰健康水平的影響.實用全科醫學,2007,3(5):245.

[3] 張艷玲,隋鳳湖.產后訪視在產褥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中國社區醫師,2010,13:376.

[4] 劉玲,李佳紅,崔娟.產后訪視的一點體會.哈爾濱醫藥,2005,25(2):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阳东县| 桃园县| 屯留县| 沙雅县| 贵南县| 汉阴县| 同江市| 井冈山市| 宕昌县| 会泽县| 芦溪县| 安新县| 勃利县| 府谷县| 广汉市| 樟树市| 四平市| 蓬莱市| 临西县| 济南市| 连平县| 黄冈市| 扎鲁特旗| 德兴市| 广饶县| 望谟县| 双牌县| 邵阳县| 册亨县| 鹤庆县| 黄平县| 石景山区| 孝昌县| 莫力| 依安县| 始兴县| 兴海县| 安康市| 油尖旺区| 嘉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