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范文第1篇

在化學學科教學中進行心理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培養學生心理健全的人格品質。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以滲透心理教育為契機,使學生在獲得認知教育的同時,還能維護心理健康,使兩者得到有機地協調發展。

一.情緒飽滿,關愛學生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機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化學是一門情感性很強的學科,決定了教學雙方都必須投入自己的真情,方能感受到化學學科的魅力。這就要求,化學教師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以滿腔的熱情和愛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是對化學學科的感情,教師要由衷地喜愛自己所教的學科,這種喜愛既是外顯的,也是內斂的。作為一位教師,學會情緒調節與控制,要保持一種穩定、積極的情緒,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情緒對課堂氣氛、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直接的影響。

教師每上一節課都能保持面帶微笑,充滿激情,信心百倍,衣著得體,言語鏗鏘,抑揚頓挫,勢必能先聲奪人,使學生為之一振,整節課聲情并茂,迭蕩起伏,節奏明快。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教材與教師進行情感交流,受到教師情感的影響而產生學習興趣,發生共鳴。學生在教師情感的影響下,化學學習成為他們向往的活動,進入化學的樂學狀態。學生在教學程序引導下學習活動便順利開展,師生、生生之間相互信任、體諒、積極主動,使學生如沐春風。“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這樣,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情感和學習自信心都得到了最有力的強化,學生豈有學不好之理。

二、因勢利導,奮發向上

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而創設問題情景能有效觸及學生的情緒和精神領域,使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索問題,尋求知識目標,發揮自己的潛在動力去突破難點。

興趣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現,它又是促進學生思考、探索、創新、發展思維、激發主動學習的原動力。學生的興趣總是在他們的創造欲望得到充分滿足時才能進入最佳狀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造良好的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然而,有些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人生觀、價值觀的取向出現“偏差”。針對這種現象更需教師在化學教學中全身心地情感投入及思想教育的滲透,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不再失去信心。每一位學生都是班級的一份子,他們的心靈就像一塊塊綠洲需要陽光雨露,需要關懷與溫暖,這樣他們才能健康成長。

學生因學習中的挫折而迷失了自己的人生坐標后,在教師“和風細雨”式的點撥下,及時知迷而返,重新塑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自我,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陶冶學生的精神世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三、注重方法,創新個性

社會對人才要求的基本素質是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方法在科學研究中被認為是產生知識的“知識”。英國物理學家貝爾納說過:“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攔才能的發揮。”所以在化學教學中注重科學方法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

四、激發斗志,發奮圖強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范文第2篇

【關鍵詞】心理接受機制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機制的優化措施及其相關問題,不僅是各高職院校進行校本教研的需要,而且也是新時期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師提升自己執教能力,打造同效課堂的需要。因此,在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復雜化的大背景下,探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機制的優化措施極具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機制簡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機制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項教學實踐,又是一項抽象的教育過程。因此,研究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問題,不僅需要關注任課教師的教學情況,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接受過程。特別是后者,對學生接受能力的關注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正是基于這一點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概念,認為所謂接受是指受教育者在外界環境影響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選擇和攝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種能動活動。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機制的研究重點應該關注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各高職院校學生在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的接受能力、接受動力以及接受心態等三個方面的核心問題。

(二)心理接受機制的三個核心構成及其相互關系

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心理接受機制三個核心組成部分之間具有如下關系:

首先,接受動力是基礎。高職院校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習實踐中的接受動力是其一切學習基礎。如果沒有接受動力,學生與思想政治教學相關的一切題都無從談起。

其次,接受心態影響學習的效果。關于接受心態影響學生思想政治教學的效果這一點可以從兩個層面分析:如果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他不僅會在學習實踐中能夠使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而且還會主動地把自己學習到的相關理論知識運用于自己的生活實踐。

再次,接受能力是關鍵。眾所周知,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效果不僅取決于教師的教,還取決于學生的學。而決定學生的“學”的關鍵因素就是學生的“接受能力”。也就是說,在任何一個學科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僅僅有接受的動力,僅僅有良好的學習心態是不能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的,它還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因此,學生的接受能力還是影響思想政治教學實踐效果的因素之一。

最后,三者相互影響,共同提升思想政治素養。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學實踐中,學生接受心理機制的這三部分是相互影響的,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具體體現在學習的效果之中。

二、新時期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機制的研究現狀

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機制的研究現狀是探討其優化措施的基礎。

首先,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學生心理接受機制的影響。我們不僅要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具體教學內容對學生思想政治教學的影響,還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事例對學生日常言行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不僅體現在具體的課堂上,還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事例對學生的影響。無論是教材中的內容,還是身邊的事情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

其次,關注新媒體時代社會傳媒對學生思想政治接受心理機制的影響。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既使社會傳媒得到了迅猛地發展,又使社會傳媒在飛速發展中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更加復雜化。如何面對這種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復雜化的影響,尋求一條打造高效課堂的捷徑是每一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師和相關研究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再次,交叉學科理論的興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雖然有自己特定的教學內容和特定的教學任務,但新興學科,特別是那些交叉學科的理論使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例如,面對生活環境的惡化,生態學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學實踐,學生個體的心理接受機制發生了怎么樣的變化?如何利用這種變化帶來的機遇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等。諸多問題都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機制優化研究中應該重點關注的課題。

三、具體優化措施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優化的問題應該結合具體的思想政治教學實踐來探討。否則,不僅會有理論脫離實踐之嫌,而且也會有紙上談兵之意。而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可以簡單地分成三部分,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學實踐和思想政治教學評價三部分。

(一)教研的優化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優化的問題應該關注教學研究層面的優化問題。在教學研究的層面優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問題應該注意三點:一是應該通過理論的指導啟發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學科的任課教師關注學生接受心理機制的問題。二是在啟發教師在關注學生接受心理機制的問題上,不能僅停留在啟發的層面上,要通過相關研究結論告訴任課教師如何反思教學實踐,如何處理教學問題及如何總結相關經驗等,從而使那些優化的經驗得到推廣。三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任課教師應根據學生接受心理機制的變化特點,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媒介的選擇、教學環境的營造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效果。如何結合社會新近發生的典型事例,通過學生喜歡的教學媒介,營造一個學生喜歡的學習環境是任課教師執教能力的體現,也是接受心理優化的關鍵。

(二)教學的優化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接受心理機制的優化還體現在教學層面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師應關注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形式的改革、考核方式的優化等三個問題。一是結合個案分析法,通過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例作為個案進行分析,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又可以使學生具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二是思想政治教學的效果,不能僅僅憑借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來衡量,還應該結合具體的日常行為分析具體的教學效果。三是傳統的考試方式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進行優化實踐。

(三)評價的優化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接受心理機制的優化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因此,在教學評價的層面上還應注意優化措施的落實。要注意考核之初的評價標準、考核過程的個性差異和考核結果的實效性原則。評價標準可以保證優化措施的制定者有充分的教研自由。考核中的個性差異正是這種分類評價標準在具體實踐效能的體現。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接受心理機制的優化是一個復雜的教學研究與實踐過程。具體的優化措施及其實施更應該基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機制研究的現狀。

【參考文獻】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范文第3篇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教學技術和手段;教學思想;教學評價

在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進步,教育信息化的趨勢已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不只表現在教學技術和手段的信息化上,更為重要的是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的全面信息化,最終實現培養信息社會所需要的高質量人才上,這正是教育信息化的實質。面對這種形勢,作為奮戰在特殊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該如何應對呢?

一、教學技術和手段的信息化

我們學校為了與時俱進,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步伐,為我們每個班級配備了電子白板、數字一體化等教學設備。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利用信息化技術帶給我們的便利條件,將課堂上難以用語言描繪的東西用圖片展示出來,將學生無法看講課和看課文的矛盾協調起來,將課文用大字展示,讓學生印象深刻,跟上教師的講課思路,從而加深理解。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時,由于學生課外閱讀少,本文距現今年代又較為久遠,書中所描述的房屋結構學生沒有見過,再加上黛玉剛去,行走路線較復雜,所以我在講授此課時,在網上找到了適合教學用的黛玉行走路線圖,做成PPT課件供學生看,供教師上課講解用,而且讓學生根據課文中黛玉的行走路線,再對照PPT課件中的行走路線,學生很快便掌握了要領,明白了課文所描述的景物及路線,極大地節約了上課時間,而且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真正領會了“侯門深似海”這句話的含義,也對黛玉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小心謹慎的態度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們借助網絡、多媒體等技術更好、更便捷、更精煉地表達教學內容,從而增大了每節課的課容量。

二、教學思想的信息化

在語文教學中,對于作家作品的簡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課下預習,通過網絡查閱資料,上課時展示。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節省了課堂時間,同時讓學生加深了印象。另外,課下學生也可通過教育信息平臺,查閱資料,聽名師講課,學生互相討論,師生互動,加強交流與合作。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也能體會到教育信息化給自己帶來的實惠及便利。

三、教學評價的信息化

現在學校和家庭實現了校訊通。教師給孩子留的作業、學生成績、學生在學校的綜合表現,家長都可在校訓通上看到、了解到。各科任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家長也會了解到。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家長也可起到督促作用,極大地便利了家校的聯系。

四、教育信息化帶來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深刻變革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范文第4篇

>> 韓國智慧教育:以信息化帶動多元互動創新 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 加強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 以信息化帶動教育化 抓住機遇 加快發展 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 教育信息化多元理解.智慧行動.突破藩籬 以信息化帶動職業教育現代化 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路徑探討 以信息化帶動職業教育教學和管理現代化 以教育督導信息化帶動督導工作現代化 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發展和科研進步 以空間建設帶動教育信息化,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韓國教育信息化概覽 信息化托起智慧“教育夢” 智慧校園:智慧校園助力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助力多元評價 以智慧教育提升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 探索教育信息化多元發展機制,促進區域教育創新發展 鞏固成果開拓創新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 以教育信息化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創新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5-08-27.

[4]Samuel J. Palmisano. A Smarter Planet: The Next Leadership Agenda[R]. Turkey:IBM Corporation, 2008.

[5][6]IBM. Education for a Smarter Planet: The Future of Learning[R]. IBM Global Education, 2009: 3-4,9.

[7][8][12]張奕華.智慧教育與智慧學校理念[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6):15.

[9]John Dewey. How We Think[M]. Boston: D. C. Heath & Co., 1933: 22.

[10]David R. Krathwohl.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An Overview[J]. Theory into Practice, 2002,41(4): 213.

[11]Jongwon SEO. SMART Education in Korea: Digital Textbook Initiative[OB/OL]. http:///new/fileadmin/MULTIMEDIA/HQ/CI/CI/images/wsis/WSIS_Forum_2012/55515-SmartEducationInKorea.pdf, 2015-08-15.

[13]James Bradfield Moody, Bianca Nogrady. The Sixth Wave: How to Succeed in a Resource-Limited World[M]. Sydney: Vintage Books, 2010: 1-10.

[14][17][19]曾燦金.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2年度國際交流參訪活動計劃――信息融入教學(ICT)及標竿學校計劃[R].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3-12-15.

[15][16]Marie Bienkowski, Mingyu Feng, Barbara Means. Enha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nd Learning Analytics: An Issue Brief[R].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2.

[18]郭瑞佳.韓國坡州出版城:超越對Book City的所有設想[J].出版參考.2013(4):45.

[20]錢學敏.錢學森關于復雜系統與大成智慧的理論[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51-57.

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范文第5篇

在信息化環境下,老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網絡教學就是教育信息化嗎?推動教育信息化,“抓手”在何處?近日,記者專訪了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雷朝滋。

記者:現在很多學校都在嘗試教育信息化,信息化究竟會對教育產生什么影響?

雷朝滋:2010年,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頒布以后,教育信息化進入系統建設、全面建設階段。信息化對教育產生的影響,很難準確估計,有可能是顛覆性的。比如現在的“幕課”,比有些大學老師講得好,于是有人提出疑問,大學還要不要辦?這起碼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在信息化時代,教育的辦學形態、教學模式、學習方式、師生互動方式等,都會發生變化。

2020年,我國將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這不僅意味著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本前提和支撐,還要用信息化來促進、帶動教育現代化。因此,盡管很難準確預估,但必須對教育信息化予以高度重視,這是時展的潮流。

記者:有人覺得教育信息化就是遠程教學,或是網絡教育,還有人認為教育信息化就是用信息設備教學,比如上課時放幻燈片,這樣理解對嗎?

雷朝滋:這些都是片面的理解,它們僅僅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個方面。目前,因為認識和觀念不到位,不少地方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學往往“兩張皮”,一方面不惜花費重金投入硬件,另一方面收不到好的應用效果,甚至成了只供觀賞的“盆景”。就應用來說,目前不少老師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還停留在幻燈片階段,拿電子白板當黑板用,把幻燈片當板書。臺上依舊滿堂灌,臺下學生依舊埋頭記,學習興趣沒提起來,教學效果沒什么改善。

其實,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關鍵是在教與學主戰場的應用。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探索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記者: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怎么用,才能用到點子上?

雷朝滋:教育信息化的一大特點,就是表現手段豐富、多樣,尤其是能將一些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比如在職業學校講發動機,光講原理,學生聽不明白;拿發動機實物來,把它拆開,發動機不工作;發動機工作時,在外面又看不到。有了信息技術中的虛擬仿真手段,就能讓學生“看穿”工作著的發動機,還容易學懂記住。

這就可以解決傳統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原來花好幾小時都講不清楚的問題,一下子就讓學生看明白了,非常形象生動。尤其是對基礎教育、職業教育而言,便于學生認知,這不僅是音樂、美術課程的優勢,還要首先用到語文、數學等主科課堂教學上。

記者:有了信息技術,傳統的課堂就大不一樣了。

雷朝滋:的確如此。原來的傳統教學就像“舞臺劇”,老師的口頭表達、肢體語言加上板書;現在的信息化教學就像“大片”,用上聲光電、虛擬仿真、動漫技術等,跟拍電影一樣,知識的呈現手段完全變了,生動、直觀、形象。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一節課注意力集中15分鐘就不錯了,有了信息化教學,起碼能集中30分鐘,因為學生非常有興趣。信息化教學一定要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樂趣。

記者:在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上,教育信息化能起到什么作用?

雷朝滋:教育信息化對教育均衡意義重大,通過信息化手段,能促進優質資源廣泛共享。有個很典型的例子,在湖北某教學點,老師一個英語單詞也不會說,但他用我們提供的設備和數字教育資源,把英語課開了出來,不僅如此,他還開了美術課、音樂課,這就是信息化的神奇作用。

在邊遠貧困地區,有的教學點甚至只有一個老師。現在有了信息化手段,中心校就可以面向幾個教學點開設同步課堂,這邊上課,那邊教學點的學生跟著聽,還能回答中心校老師的提問,與老師互動。這是解決缺教師、課程開不齊問題的重要手段,也能有效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

記者:那是不是把資源拿來,老師就可以“一勞永逸”了?或者說有了“微課程”“幕課”,老師就可以不存在了?

雷朝滋:信息化無論怎么發展,都不能代替教師。老師不是資源拿來、課件拿來就完了,而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重新設計教學。比如,發達地區的課件拿到欠發達地區,不一定馬上就能用,因為學生情況不一樣。在這個問題上,老師不是簡單的應用者,而是建設者、創造者。

再比如“微課程”“幕課”,更多的是解決個性化學習、自學的問題,還不能代替課堂教學。

記者:有人擔心教育信息化會影響學生的成績,您怎么看?

雷朝滋:教育信息化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開發學生潛力,這是最根本的。實際上,與之相比,提高成績是個低目標。原來教不清楚,現在教清楚了,學明白了,成績怎么能不提高呢?而且比原來成績的含金量還要高,因為這不是硬背下來的。

有人擔心小孩會看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是個管理問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做到,只開放和學習有關的內容。

記者:除了課堂教學,教育信息化還有哪些應用?

雷朝滋:應用非常多,可以說,沒有信息化的支撐,學習型社會就建不起來,只有信息技術,才能讓人們做到隨時隨地、想學就學。比如產學研結合問題,高校、企業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互通有無,實現對接;比如網絡學習空間的運用,老師在網上備課、講課,校長在網上進行管理,學生在網上自主學習、提交作業與老師互動,家長不僅能通過網絡空間關注自家孩子,還能和老師進行“網上家訪”……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城县| 盐城市| 松潘县| 灌阳县| 民丰县| 镇原县| 洛川县| 桐柏县| 布尔津县| 饶平县| 泽州县| 广西| 钦州市| 门源| 娄烦县| 西城区| 蒙城县| 大姚县| 西吉县| 区。| 榆中县| 陆丰市| 抚松县| 阳谷县| 阜新| 福安市| 石景山区| 米易县| 延安市| 都匀市| 杂多县| 城市| 西丰县| 嘉善县| 驻马店市| 玉林市| 崇仁县| 微山县| 湖南省| 宁明县| 洪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