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紀檢工作總結匯報材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精心規劃商務戰略。
迅速著手明年和未來幾年商務工作的全面規劃,根據機構改革后我局職能。確立了商務局代表政府應承擔的主要責任和應該完成的任務,同時也給新成立的商務局應該扮演的政府角色進行了定位。根據有關部門要求,分別制定了市“十二五”商貿流通發展專項規劃》市“十二五”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規劃》市“十二五”外向型經濟發展規劃》三大中長期戰略規劃,詳細論證和規劃了商務各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具體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此外,還制定了冷鏈物流、長江經濟帶對接等單方面內容的規劃。
二、調查研究。
還開展了專題調查,為配合專項規劃。主要是對全市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客觀科學分析,找出目前制約我市商貿流通大發展的問題及原因,建議政府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和出臺優惠政策,采取一切措施,加快大商務發展步伐,推進我市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并參與了全市物流業發展調查,以及開展了社會治安、濱江宜居城市、休閑旅游與農業、促進現代服務業等市委政府布置的調研課題,配合省、宜昌市開展了幾次專題調查。
三、上傳下達。外樹形象
以及商務網站、政府政務信息公開網站、各類專項材料等多種形式,通過創辦的商務工作信息》情況綜合》商務簡報》等內部刊物。介紹新成立商務局的主要職責、政務動態、主要成績、經濟運行分析、政策解讀、商務執法、項目建設、農村市場、對外開放等情況,起到內督工作、外樹形象的重要作用。其中,5月份運作以來共發信息18期,簡報8期,情況綜合6期,政府信息公開網站上傳各類信息206條,居全市第七位,本局網站也上傳了不少信息。所編簡報所含信息量大,覆蓋范圍廣,共有不同信息100多條,對上發送單位30多個,既及時上報了情況,又推動了各項工作的全面落實和各項指標任務的完成。
四、總結匯報找規律。
查找問題,通過各類匯報、總結報告和典型經驗介紹我局工作情況和突出成績。研究對策。先后撰寫了百日攻堅匯報、落實市委、政府專題會議紀要匯報、對商務廳的情況匯報,商務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小進限”工程情況匯報、半年總結和半年安排,全年總結和下一年工作安排,處理突發事件情況報告等,以及優化環境、行評方面的綜合性總結報告,均從不同角度和重點總結工作經驗、推出先進典型、反映突出問題、像政府擬定意見和建議,找出商務工作的規律和應對措施。
五、法律法規宣傳。
大力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教育,通過網站宣傳、局內宣傳專欄、調查報告等形式。通過制定12.4宣傳日活動方案和“五五”普法工作計劃,部署本系統法制教育,通過制定《行政過錯追究制》行政執法公示制》行政處罰調查制》自由裁量說明制》等10幾項依法行政制度,為規范執法、文明執法奠定了基礎。此外,還向上提供了局今年的普法與依法治理工作總結、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報告、執法、效能與履責工作總結、行政執法自查報告等全局性全年工作情況、存在問題及建議,以引起上級的關注。
六、認真開展全市階段重點基礎工作。
具體負責了全市兩大階段性重點活動的日常工作,今年在局黨組的領導下。一是優化環境獎的測評工作。從方案的制定,制度的建立,與上級部門的反饋以及自查報告等,都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每月要書面上報一次當月工作紀實情況和下月工作計劃,還要上報自評分數表格;每季度要報書面總結,整個活動資料的整理,共形成了100多件本次活動的材料,并裝訂成冊。全局優化環境工作也得到上級肯定,每月綜合測評分數均在95分以上,獎金已經全額發放到局。二是分管領導的指導下,具體負責了全市政風行風民主評議活動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方案、安排日程、參加會議、上報信息、階段總結、自查報告、征求意見、整理記錄、撰寫材料等,整個活動過程里共寫了100多份材料,并精裝成冊。行風熱線答復三起咨詢與投訴,上報信息被宜昌市商務局行評辦采用5期,行風熱線采用1期;測評中,基礎工作獲滿分,綜合測評排名前12強。此外,還積極參與和配合了機關制度的制定、聯系手冊的編輯,黨務紀檢等方面階段性工作的材料撰寫等工作,以及業務科室專項工作匯報等的撰寫工作。
七、存在問題
有些工作還處于應付狀態;二是積極性還不高,一是主動性還不夠強。有時存在患得患失的不平衡心理;三是學習還不夠,對新事物和知識鉆研不及時,倚老賣老。
通過一線考察、專項督查、不定期抽查、月紀實、季評比、年度考核等多形式開展干部日常考核工作,注重了解干部平時履職、落實上級交辦的重點工作、階段性重要任務以及處置應對公共事件、突發事件等方面表現,為選準干部提供準確依據。
加強日常工作考核。建立“平時情況按月抽查、工作實績季度點評、指標運行全程督查”的日常考核機制。各鎮(街道)、縣直各單位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結合單位職能,制定本單位科級干部日常考核管理辦法,把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實績指標,做到中心任務是什么、重點要求什么,就突出考核什么。每季度末,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及下屬單位科級干部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評價,科級干部每月如實記錄工作情況,每季度進行小結,并及時報送縣委組織部。縣委組織部建立組工干部聯系點制度,結合“組工干部下基層”等活動載體,以科室為單位組建12個日常考核組,每個科室聯系1-2個鎮(街道),每1-2個科室聯系1個縣直系統,實現聯系全覆蓋。考核組每月至少到相關單位調研考核1次,通過專項督查、不定期抽查等,全面了解班子運轉和領導干部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報告。對縣委、縣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工作部署,特別是“三重一大”項目,縣督巡委以及業務考評部門對完成質量不高、推進速度不快的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社會穩定等重點工作專項督查情況,及時抄送縣委組織部備案。
突出重點工作考核。準確了解和掌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貫徹執行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重大活動部署以及應對突發事件、處理復雜矛盾問題時的思路、辦法、措施、效果等情況。一是實地督導考核。縣委組織部根據需要,單獨或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工作一線對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在重大問題和關鍵時刻表現情況進行跟蹤督導、考核。二是一線跟蹤考核。會同縣考核辦、督巡委等部門,到被考核單位或項目現場,采取聽取介紹、查閱資料、查看進度等形式,深入核查領導干部在“三重一大”項目建設現場、民生實事工程一線、維穩前沿等工作中的政治態度、負責精神及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多渠道側面了解干部的一貫表現,增強直觀認識,特別注重從普通干部群眾、鄉語口碑中了解領導班子和干部道德品行、工作實績、群眾公認度等。三是參加相關會議。派人參加重大活動現場辦公會、重點工作調度會和工作總結匯報會,動態了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重點工作中的表現情況。四是及時報告情況。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實事求是地總結處理解決重大問題、突發事件表現情況,形成書面材料,經單位主要領導審閱后,及時報送縣委組織部。
注重生活、社交情況考核。全面了解和掌握領導干部“八小時外”有關情況。一是實施個人報告。按照領導干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有關規定,領導干部涉及有關重大事項向縣紀委報告的同時,報縣委組織部備案。二是開展走訪了解。通過調查問卷、個別談話、召開座談會、走訪社區鄰居、設置舉報電話和信箱等形式,全方位了解領導干部“八小時外”生活、社交等情況。三是進行聯席通報。織部與紀檢、監察、綜治、、計生、審計、督巡委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強化部門協調協作,定期召開有關部門聯席會議,充分用好來信來訪、部門信箱、手機微信、“__”等舉報受理平臺,互通干部隊伍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以及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突出問題,及時掌握干部違規違紀、涉法涉訴、工作推進不力等問題調查查處以及“八小時以外”的生活、社交等情況。
加強干部日常考核,解決了不換屆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日常考察不足等問題,拓寬了考察渠道、延伸了考察時間、提高了考察質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有的單位和負責人對日常考核思想上不夠重視,僅停留在口頭上,并未將其擺上重要位置;有的嫌麻煩,簡單地將日常考核理解為查考勤、記流水賬,削弱了日常考核的作用;有的存在應付思想,沒有進行認真謀劃和推進。
考核內容針對性不強。考核內容設置上,部分單位未將其與單位職能、干部崗位職責分工相結合,定性考核多、定量考核少。考核內容的不確定性,影響了日常考核等次評定,單位主要負責人憑印象對被考核對象進行評價,影響了考核結果的公正性。
考核方法靈活性不夠。不少單位未制定出符合本單位實際、便于操作的考核實施細則,日常考核主要采取記流水賬的形式進行工作記實;不少單位負責人礙于情面,在給科級干部評價時,集中在好和較好檔次,被確定一般和差的基本沒有,考核結果失真失準。
考核結果運用不夠。日常考核結果沒有完全與年度考核、職務晉升、評先表彰等掛鉤,造成日常考核好壞一個樣,難以發揮日常考核的激勵引導作用。
加強干部日常考核,要準確把握領導班子運轉情況和領導干部日常表現情況,及時掌握干部動向,科學確定考核內容、
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注重考核結果運用,充分發揮日常考核的激勵引導作用。突出操作性,合理確定日常考核內容。日常考核側重干部日常管理,要合理分類、確定標準,突出工作實績考核。一是區分類別層次。進一步健全完善職責清晰、便于操作的考核評價體系,結合單位職責,根據不同類別、不同崗位、不同層次干部履行職責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做到考人與考事有機結合。二是合理確定標準。盡量避免考核標準過于籠統、抽象和繁鎖的現象,力求減少考核誤差,努力使考核內容與考核等次相結合。制定考核標準時指標不能過高,也不能太低,充分調動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三是突出實績考核。設置指標時要突出工作實績考核。同時將紀檢監察、工作服務對象評價等結果引進來,既評價顯績,又關注隱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