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語文教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教案理念創新
1.多維思考:變“教參套用”為“多元參照”
過去的教師在備課時,總是習慣于把教學參考書作為教材教學唯一的參照資源,無論是教學目標、還是教學過程的設計,都是來自于教參。不管教參對教材分析的深與淺,不管教參涉獵的參考內容是否都有價值,提供的學習方法是否符合本版學生的實際學情,當然也不考慮生活中和課堂上生成的有價值的教學資源,設計者關注的是教參規定的既定的教學任務,并把能不能按時完成教參規定的教學任務,視為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的重要標志。在這種思維定勢下設計的教案,基本上是教學參考書的變本,也即前文所說的“無我教案”。
教參是教師設計教案的重要參考,但不能作為唯一的參照資源。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在領悟課標與教參的基礎上,做多元的教學資源參考,具體說來,起碼要思考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理論思考。主要指新課改理念,如“自主式學習”、“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體驗式學習”、“綜合性學習”,關注“學生的課堂生命成長”等。二是主題思考。一篇高質量的教案設計,需要一個體現一定教育思想的主標題。通過這個主題可以看出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程度,可以看到學生的學習方法或預想到相應的教學效果。三是學生思考。課堂教學的主要對象是學生,所以學生應是處于課堂教學動態中的重要教學資源。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思考“本班學生的認知基礎、認知風格,所選用的教學方法對本班學生是否適用。此外,設計教學流程時還應對某些教學環節作必要的學情預設和設計說明,以便營造與學生對話的親和環境,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四是資源思考。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思考除教材教參外,還有哪些可供利用的且有價值的資源,如學生課外生活經驗、教學過程中生成的資源、聲像資源等。五是方法思考。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根據教學內容,認真思考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最為適宜,“合作探究法”“討論交流法”等,無論什么樣的方法,都要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主動發展。
2.角色轉變:變“師本設計”為“生本設計”
【原文】蘇幕遮·燎沉香
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學習目標】
1、感受詩詞創造的意象和豐富意境,品味詩意。
2、了解作者,體會詞中作者的情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10個生字,認識“蘸、戳、撇、醺”4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立柜、生銹、摩平、皮襖、揪著、稀粥、逮住、地址、郵筒、暖炕、圣誕節。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并解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