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新趨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摘要:語文教育專業課程的改革,既涉及到學生的理論學習,又涉及到對學生將來執教能力的培養。因此,探討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及其相關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于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新趨勢及其相關問題的分析,既是促進語文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發展的前提,又是滿足學生就業需求的關鍵。因此,本文擬在正確理解“新趨勢”內涵的基礎上,從專業化與綜合化、更新與重構、模式化和去模式化三個層面總結了目前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特點。
關鍵詞:課程改革新趨勢客觀表現
語文教育專業課程主要由兩部分內容構成,即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和教育學課程。因此,語文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既事關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又涉及到先進教育理念的普及。所以,探討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及其相關問題,更具實踐意義。然而,由于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已進行了多年,為了使語文教育專業的學生能夠緊跟教學改革的發展步伐,在此有必要對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新趨勢問題進行一個詳細地說明。因為,對這個問題的了解,既是本專業學生明確語文教學改革發展現狀的基礎,又是學生端正教育教學觀念的關鍵。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新趨勢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因為,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性,各地院校的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也處于不同的發展狀態之中。所以,這里所謂“新趨勢”之“新”是一個從時間層面上對其與傳統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進行對比分析的結果。但是,讀者一定要注意一個這樣的問題:即,所謂的“新”與“舊”的區別,只是一種從時間層面上的區分,而不是以地域標準對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一種詳細分析。
1、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新趨勢之一:專業化與綜合化
作為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新趨勢之一的“專業與綜合”可以從下面幾個層面去理解:首先,專業是綜合的基礎,綜合是專業化的客觀表現。眾所周知,語文教育專業的課程主要由漢語言專業的課程和教育專業的課程構成。在語文教育專業的課程改革中,它會涉及到以上兩方面的內容,既有漢語言專業課程的改革,也有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甚至是兩者在課程體系中構成的比率。例如,在某些院校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實踐中,出現了“二主八輔”的改革模式。所謂的“二主”是指:二門主干必修課程“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教學原理與方法”、“語文課堂教學技能”[1]。所謂的“八輔”是指:八門語文教育專業方向限選課程“語文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基礎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撰寫”、“中外語文教育比較研究”、“中小學語文學法指導”、“中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小學語文教例示范及教學訓練”、“初中語文教例示范及教學訓練”、“高中語文教例示范及教學訓練”。[2]在這一段的引述之中,讀者可以發現一個這樣的事實:語文教育專業具有綜合性的性質,從課程構成的層面上分析,它是漢語言文學和教育學專業的有機組合;從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所涉及到的內容層面分析,語文教育專業課程的改革又是非常專業性的課程改革,它既涉及到教育教學所需要的理論內容,又涉及到專業學生的執教能力培養。而無論是教育理論也好,教育能力也罷,它們又有機地融合于漢語言文學的課程中和教育學課程的內容里。因此說,語文教育專業課程的改革具有專業與綜合的特點。其次,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專業與綜合”特點的第二重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作為語文教育專業的課程改革而言,它必須與其專業的培養目標保持一致。而這一專業的培養目標又體現出專業性的特點和綜合性的特點。因為,對于正在學習這些課程的學生而言,語文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構成體現出專業性的特征。這一課程體系的構成,既有不同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又有不同于教育專業的課程,所以說其課程的改革體現著專業性的特點。因為,這一課程體系的構成只適合于這一專業的學生。從另一個層面分析,語文教育專業的課程,既要培養在校生的理論素質,又要培養在校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它又具有綜合性的特點。特別是后者,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從事教學工作的前提與基礎。
2、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新趨勢之二:更新與重構
在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之中,課程改革的新趨勢還表現為“更新與重構”。眾所周知,各院校語文教育專業的設置已出現了好多年,在多年的實踐中,各院校的課程早已自成體系。然而,隨著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實踐的發展,各種新的教育理論參與教學改革實踐的發生,各院校必須對這早已成型的課程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革,以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因此,面對傳統的課程體系,就需要管理者采取更新與重構的策略進行相關的改革。所謂的更新是指根據教學的需要,在原有課程體系中增加新的課程;所謂的“重構”是指根據教學改革的發展,在更新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重構課程體系。但是,讀者也一定要注意一個這樣的問題,即,這里所謂的“更新”也好,“重構”也罷,并不是拋棄語文教育專業傳統的課程體系,而是結合新的教育發展需求,結合學生的就業需要,對傳統課程體系進行局部適應性的調整。例如,在語文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構成中,某院校的傳統《教育學》課程只有《教育學》這樣的基本教育課程。后來隨著語文教育研究的深入,又增設了《教育與語文教學發展》,再后來又增設了上邊提到的,對語文教學更加實用的課程,如《語文教育學》、《語文教學案例解讀》等眾多的專業性課程。甚至在某些院校還增設了選修課《語文教學改革研究》等。但是,對于語文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這種重構,并未使其完全拋棄傳統的課程構成。例如,《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等專業的課程并未退出當代語文教育課程體系。所以說,對于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趨勢中的“更新”與“重構”特點不能進行絕對化地理解。它只是一個對傳統課程體系的改革過程,正如哲學上“量變”與“質變”的辯證原理一樣。
3、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新趨勢之三:模式化與去模式化
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新趨勢之三可以概括為“模式化與去模式化”。課程體系的改革與課堂教學的改革一樣,都出現了模式化與去模式的特點。所謂的“模式化”是各地各院校的語文教育專業都設置了相同或相似的課程體系。所謂的“去模式化”是各地各院校語文教育專業在其自身專業的發展過程中,它們各自的課程體系都出現了適應學生就業需求與教學改革發展需要的局部性的調整。就如上邊提到的“二主八輔”式課程體系的構建一樣,它既是一個課程體系的模式化過程,又是一個去除模式化的過程。對于前者而言,之所以說其是對傳統語文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構過程中,完成了一種新課程體系的模式化。即以“二主八輔”特點的課程體系;對于后者而言,之所以說這種以“二主八輔”特點的課程體系是對傳統語文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去模式化,那是因為在這一課程體系之中,它具有與傳統課程體系完全不同的構成因素。而且,這種不同,既表現在課程內容的調整上,又表現在主課與輔課的關系上。特別是對于主、輔課的關系而言,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執教能力??傊?,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新趨勢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是基于時間層面上對課程改革實踐的一種理性總結。在時間的層面上,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實踐中所謂的“新趨勢”主要表現以下三個特點:即,專業化與綜合化、更新與重構、模式化和去模式化。
參考文獻:
[1][2]張芹.二主八輔:漢語言文學專業語文教育方向課程群建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05)
[3]梁玉敏,周曉琳.高師中文專業課程結構改革與中學語文教育對接的思考[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5)
[4]王松泉.試論當代初中語文教師的培養規格──兼談三年制師專語文教育專業課程設置[J].課程.教材.教法.1994(05)
作者:王艷娟 單位:河南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