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園林設計語言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很多園林植物景觀的配置會根據地方特色,或者季節性、藝術性等來選擇,例如拙政園的紫藤花、留園的銀杏等。園林中還有大量的建筑,如亭榭、樓臺、長廊、廳、堂等,讓人們隨時有休憩的地方,可以一邊休息一邊欣賞景色。另外,中國園林還比較注重對牌匾、楹聯、雕刻、石碑等的運用,例如恭王府花園中的“福”字碑,中國古典文化可以通過上面的文字傳遞出來,體現出一種比較深刻的內涵。
西方古典園林“西方園林藝術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效法自然迥然不同,它完全排斥自然,追求嚴謹的理性,一絲不茍地按照純粹的幾何結構和數學關系發展。西方造園藝術把強迫自然接受勻稱的法則作為基本信條,提出‘完整、和諧、鮮明’三要素”③。西方古典園林中主要的部分是建筑物,基本是以大型的建筑物為主體,園中中軸線較明顯,主要建筑物位于中軸線的起點,在全園中有統帥的作用,而中軸線周圍都會布置有雕塑、噴泉、水池、樹木等景觀,布局較嚴謹,講究秩序美、幾何美,比較注重人工化。且道路、建筑物、噴泉、雕塑等都是經過嚴格配置的,按照一定的比例來建造,園中多數都會布置花壇,樹池和水池,西方的古典園林主要是以16世紀的意大利園林、17世紀的法國園林及英國園林最突出。
現代園林設計語言
(一)造景藝術語言中國園林的造景手法有很多,點景、借景、隔景、框景、障景、分景、對景等。比如點景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用文字的形式,如楹聯、匾額、碑刻等對園林內景觀及空間環境等特點進行高度概括,另一種可簡單地理解為對園林風景的點綴和修飾,它既可以是一座小亭,又可以是一從修竹,被點綴的隨想也不盡相同,山體、水面、建筑群無所不可”④。有很多的物體都可用來點景,楹聯、石碑、雕塑、噴泉等都可以,點景的運用比較自由,在現代園林中是造景藝術的一種重要手法。其次借景,它主要的運用就是把園外的一些景物納入園林的視線范圍內,讓人們在園內暢游、欣賞景色時能欣賞到園外的景色,可以豐富園林空間的層次,增強風景的多樣性,擴大觀賞者的視野范圍。如“保利國際廣場,坐落于珠江江畔,毗鄰歷史悠久的琶洲塔公園。在園林景觀設計時,為了將園外的琶洲塔公園之景引入到園內來,建筑物的錯動布局形成了進入中心花園的重要門戶空間。從東南向的門戶空間觀賞,場地上的林地與遠方的琶洲塔公園在視覺上連成一體,琶洲塔公園的林地景觀也就成了本項目的借景”⑤。框景也是一種表現手法,利用門洞、窗戶等把一個局部的景觀框在特定的框內,使其達到畫一樣的效果。隔景可以利用一些園內的景觀風景,將空間分隔開,園中路邊的樹就是一種簡單的隔景的運用。現代園林的造景手法大多是繼承了傳統的造景手法,同時又在不斷發展,將現代園林景觀要素和現代人們的社會文化、價值體系等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獨具特色的設計理念和方法。
(二)造園藝術語言造園藝術有空間布局、地形選擇、植被配置、園路鋪裝、水景營造、景觀小品等,在園林營造中,特別是中國的園林,山和水的結合是很重要的。首先就需要考慮整個園林空間的布局和營造。園林中的各個景觀、植物、水體、園路、小品等都要根據整體空間安排好。地形是園林景觀設計元素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元素之一,一般人們都比較喜歡舒適、穩定的環境,而地形變化較大會讓人感到不適應、不舒服,所以在園林設計時應當避免對地形的大幅度改造,例如頤和園就是利用自然的地形,其中的萬壽山和昆明湖就是利用長廊而分隔開的。植物是景觀設計中一個重要的元素,植物不僅具有造型美,還有組織空間的作用,在植物配置時需要注意植物與植物、植物與其他景觀之間的關系。植物的配置不僅要有藝術性,還要有功能性。“通過植物的帶狀與片狀設計,形成綠色屏障,提供私密的領域空間,獲得穩定感和安全感,滿足人的私密交流;通過植物的特色藝術景觀,形成重點景觀環境,吸引人氣,促進人與人的公共交流”⑥。例如北京玉泉公園就選擇了像雪松、大葉黃楊等枝葉發達、枝條的開張角度小的喬灌木,隔離效果最好,適宜形成私密園林空間,人們可以自由地游玩欣賞。又如芝加哥千禧公園中勞瑞花園的樹林墻,不僅可以分隔環境,還可以吸收噪聲,其中的植物是按照季節配置的,人們可以看到四季的植物。園路鋪裝和水景的設計很重要,園路可以是磚路,也可以是石路,它可以引導游人按照設計的意圖、路線、角度欣賞景觀風景,所以園路的設計要與園內的景觀相聯系,并且風格要一致,利用園路讓人們在行走中欣賞景色,融入景色之中。水景是景觀設計中不能缺少的元素,大致可分為動水和靜水兩類,水景的設計應該根據環境、氣候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進行設計,而且人一般具有很強的親水性,在水景設計營造中,要盡量縮短人與水景的距離,所以應該在水面上設置親水平臺、棧道、觀景橋等景觀小品。在設計娛樂水體景觀時,要設置開放式或無障礙式水體場地,為人們提供融于水體的機會。例如千禧公園的皇冠噴泉就是一個開放式的娛樂水體景觀,在水池中經常會看到有小孩子在玩耍,還有其噴泉上變換的人臉都是這個城市中的居民,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與人的互動性。造園的藝術語言最基本的是這幾類,當然還有其他分類,人們在建造園林時要充分考慮自然和人的雙重因素,秉持以人為本,但是也要天人合一。
(三)建筑藝術語言建筑在園林的營造中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要考慮建筑的整體布局,其次要考慮建筑的功能分類,比如實用性建筑、觀賞性建筑、溝通景點的建筑等的設計營造,還有地域、民族、社會等關系。一般來說建筑的布局就是在整個園林中建筑所在的位置,還有所占的比例,它由建筑的性質、造型、功能、大小等許多因素決定,為了突出大型建筑的主體形象,比較大的建筑需要建造在地勢平坦、視野開闊的地方,而體積較小的建筑可以自由地安排,但是在安排配置時還要考慮園林整體的布局及各景觀之間的搭配。園林是集休憩、娛樂、游玩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空間,所以建筑設計要有實用性的,也要有觀賞性的。實用性的有亭子、樓閣、廳堂等,觀賞性的有亭榭、雕塑、噴泉等。其中雕塑與園林景觀的結合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起到觀賞、點景的作用,可以傳達各種理念與信息,還可以起到統籌空間的作用。溝通景點的建筑可以是橋、長廊等。我們在營造建筑景觀時還要充分考慮地域文化、民族等因素,例如在徽州設計建造園林時,就要融合當地的特點,徽州建筑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粉墻、黛瓦、馬頭墻,還有著名的三雕等都具有地方特色,所以就需要與這些特點相協調、統一,再融入現代因素進行設計營造。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園林設計有很多設計語言,除了上面說的造景藝術語言、造園藝術語言、建筑設計語言外,還有裝飾文化語言等。我們在現代園林建設中既要繼承傳統,又要有所創新;既要考慮民族文化的文脈、歷史、地域、社會的關系,又要考慮時代的發展,在現在擁有的條件下要結合新思想、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努力創造出更好的園林藝術。“現代園林意境的營造有賴于現代園林設計人員對于中國古典文化的學習與研究、充分領悟與利用山水等園林建構元素的內在含義以及園林設計人員的能動性的發揮。同時,結合其他方面的各項努力,相信現代園林意境的營造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深化與提高”⑦。
作者:季益雯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