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加強德育管理補充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學校工作永遠是教育大于教學。當前,學校德育工作困難最大、機遇最大、責任也最大,如果做得好,貢獻也最大。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所長認為,在小學階段,其實最欠缺的就是對孩子的情緒、情感及個性發展的關注。華師大葉讕教授強調,在中學階段,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忽視對孩子自主選擇能力的培養,他們缺乏主動發展的意識,不能為了未來而設計自己今天的行動。因此,作為今天的德育工作者,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勇于承擔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有所建樹,有所成效。
一、指導思想
在年初德育工作意見精神和下半年全區教育工作會議對德育提出的要求為指引,進一步整合德育載體,激活工作機制,改進工作方法,努力實現德育體系構建的新突破。
二、主要任務
(一)依托各平臺,深入推進各項工作順利實施。
1、全面構建中小學校預警機制。8月份下發了《關于全面建立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和不良心理隱患預警機制的實施意見》,要求各校在9月1日起全面建立和實施預警機制工作。作為德育干部,我們要積極推動學校開展本項工作,要主動承擔起應盡的工作職責,更要成為學校預警機制實施的主要力量和先行者。下半年主要應集中精力建設好預警機制的三個重要系統。即一是要扎實建立預防系統,預防事件發生;其次要構建監測網絡,建立運轉流暢的預警信息網絡,做到“事前預警、提前介入”,把違法犯罪行為“撲滅”在萌芽狀態;三是應把握“事件發生過程的快速阻斷”和“重大事件發生后的應急處理”兩個環節,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防止事態惡化。各校要本著先實施后完善的工作原則,找出問題,積累經驗,為后續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基礎。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育人氛圍。①在《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文件精神指引下,按照評估標準結合學校現狀,找準優勢、指出不足,積極爭創校園文化示范校。主要任務是: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導向,以師生為主體,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班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活動為載體,在充分挖掘和吸納學校所在地周邊民間文化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原有的歷史文化,共同推動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新校園文化的形成,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園人文、自然環境中陶冶情操,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②認真組織好“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今年活動的主題是“感受新變化迎接十七大”。已開通有線電視的學校要在9月3日前做好中國教育電視臺一頻道信號接受準備工作,并于9月3日10:00—11:00安排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學生參加本次活動(9月3日10:00—11:00的課程與本周內的班、隊會時間對調)。10月份我們將聯合有關部門開展中小學“弘揚民族精神,打造德馨校園”主題讀書教育活動。③全區優秀學生社團評比。將12月份確立為學生社團文化建設展示月,以展示的形式評選一批優秀學生社團。④開展各類專題教育進校園活動。各校要結合下半年的各種節日和各個教育專題,廣泛開展文明禮儀、感恩話恩、愛心捐助、推普、禁毒、廉政、法制、安全、公民道德等教育實踐活動。⑤實施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⑥舉辦骨干班主任工作論壇,交流、推廣班主任工作經驗。
3、逐步推進流動人口子女學校行為規范達標學校建設。以下發的《通知》為指導,強化意識,加強培訓,鼓勵流動人口子女學校通過自身努力,使流動人口子女學校在校學生逐步養成最基本的行為習慣。各結對學校團隊組織要切實發揮好幫扶作用,幫助這些學校找到適合他們學校環境的教育方法,引導他們按照《標準》創建行為規范達標學校。
4、繼續強化區域團隊工作劃區聯誼制度。通過年初的嘗試,目前各片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有的區域負責人和各單位的相關人員還未真正理解本項工作的實際意義,淺意識上僅僅只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另外,各區域各學段之間工作有較大的差異,我們要求開展活動要確定一個主題,交流各單位的先進做法,并針對這個主題和日常工作實際提出存在的問題,共同討論解決的方法。但有的區域只是結合學校的日常工作邀請本區域內的人員參觀、參與學校活動,活動結束后大家各自返回,根本沒有坐下來進行深入的交流。還有個別區域至今還沒有開展區聯誼活動。為了更好的實施團隊劃區域聯誼活動,從下半年起將開通北侖德育干部博客(45292765)。
(二)照準德育著力點,打造德育新亮點。
1、準備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是下半年全區德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既要全面展示近兩年來我區德育工作成效的,又要對下步我區德育工作進行全面的部署。我們要充分抓住這一大好契機,對全區各校的德育工作進行系統全面的總結和宣傳。主要要做好兩大工作:一是要認真推薦好“優秀德育干部”、“模范班主任”、“十佳好少年”、“優秀德育導師”、“優秀學生‘業余黨校、團校、隊校’”等各類先進,將有感人事跡、踏實工作、成效顯著、群眾擁護的先進典型推薦出來,成為全區各校的學習榜樣。二是準備匯編《北侖中小學德育特色品牌集錦》和《北侖德育風采》兩本書。各校要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認真總結典型經驗,努力形成“一校一品一課題”的良好氛圍。
2、迎接共青團寧波市北侖區第八次代表召開。
3、組織實施北侖德育“兩大建設工程”。
一是做好北侖德育“陽光伙伴工程”組織實施工作。北侖德育“陽光伙伴工程”以流動兒童為主要對象。在上階段我們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主要是⒈流動人口子女學校團、隊組織已經成立,專職德育干部配備基本完成;⒉公辦學校與流動人口子女學校結隊互助及愛心幫扶模式共同發展已經初步形成;教育局劃撥專項資金用于流動人口子女學校發展及團隊工作發展。下步我們主要將⒈從組建教育系統愛心志愿援教服務團,定時間、定內容、定人員、定學校進行志愿援教服務;⒉進一步完善公辦學校與流動人口子女學校結隊幫扶內涵,試行德育捆綁式發展的模式帶動流動人口子女學校的同發展;⒊選擇有條件的個別流動人口子女學校啟動家長學校的建設工作。
二是做好“北侖社區少先隊(校外團校)建設工作”。1、各校要要進一步完善德育資源的整合機制,積極構建大德育的教育氛圍,打破圍墻搞德育,努力促進德育的社會化發展。重點是深入開展社區少先隊(校外志愿者)組織建設,以學區為單位引導廣大教師和聘請相關人員組建社區少先隊(校外團校)輔教團,不定期指導社區少先隊(校外團校)成員進行活動。2、要關心、關注留守學生和單親家庭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思想狀況,進一步發揮德育導師制的作用,以“知心姐姐(哥哥)、知心伙伴”的形式組織相關師生志愿者對這些學生進行幫扶和結對。同時要充分利用節假日,組織快樂假日學校,聘請有愛心的志愿者幫助這些學生在假日組織各種形式的假日活動。